+81-03-5422-1066
癌症医疗
汇聚日本顶级专家、享受全球先进医疗
癌症医疗
汇聚日本顶级专家、享受全球先进医疗
当前位置:首页 > 癌症治疗 > 临床案例纪实 > 胃癌

胃癌

发布时间:2020-1-9   责任编辑:   信息来源:

姓名:邓博文

性别:男

年龄:26

检查日期:检查项目:影像所见:诊断意见:

基因检测项目:病理诊断:标本类型:检测方法:检测位点

入院时间:入院科室:

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左上腹痛十余天,无诱因下出现左上腹部阵发性隐痛并伴有嗳气,于进食后疼痛加剧,按压后稍有缓解。无恶心、呕吐。于201949日入住哈尔滨市第四医院,病程中无发热,大便量少,小便正常,肛门排气次数频繁,食纳差。

既往史有胃病史,低血压,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史,否认特殊药物、食物过敏史。

其他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胸部X片、CT、胃镜、心电图

初步诊断:〈胃角〉印戒细胞癌。

手术记录

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部分切除,式吻合

手术日期:2018-10-25

术前诊断:〈胃角〉印戒细胞癌。

最后诊断:

手术方式:胃癌姑息切除术,胃部分切除,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麻醉方式:插管全麻

术中所见: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胃小湾侧胃角处后壁巨大溃疡性病灶,6*8cm大小,质硬,浸出浆肌层,侵犯胰腺,横结肠系膜,及肝门。胃小弯侧,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肝脏、胆囊、脾脏、双肾、腹壁及盆腔等未见转移性结节。

手术经过:

1.气插全麻,常规导尿,消毒铺巾。

2.取上腹部正中由剑突至脐下1cm切口。

3.逐层进腹,探查腹腔,见肝、胆、脾、腹壁及盆腔未见明显转移。

4.在横结肠上缘剪开胃结肠韧带,见胃后壁细胞癌广泛侵犯横结肠系膜。分离胃后壁与横结肠系膜后见细胞癌侵犯胰头部,同时见肝门部多枚肿大淋巴结,难以根治切除,决定行胃癌姑息切除术,远端胃次全切除,式吻合,肝门部淋巴结无水酒精注射。

5.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组织,游离胃网膜右动脉根部,将胃网膜右动脉由胰十二指肠动脉分支根部离断结扎。

6.游离小网膜,在肝下缘切开小网膜,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及肝总动脉旁淋巴结,离断胃右动脉。

7.在幽门右侧约4cm处离断十二指肠。采用2-0Vicycle线全层连续缝合和丝线浆肌层间断缝合法关闭十二指肠残端。

8.切断胃左动静脉。于小弯侧距细胞癌6cm,大弯侧脾门下方离断胃,移去标本。10. 胃肠吻合重建通路:距屈氏韧带25cm处提起空肠行残胃空肠远端空肠毕式吻合。肝门部肿大淋巴结以5ml无水酒精注射。

11.关闭腹部切口:腹腔彻底止血,蒸馏水冲洗腹腔,十二指肠残端放置腹腔引流,清点器械无误后逐层关腹,放置减张。

12.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约100ml,术中病人血压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标本送病检,病人送PACU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4GAF杀灭癌细胞的输液)20

以采纳治疗方案:GAF(输液)

在进行静脉注射前一个月,建议先用植物提取的GAF进行每周两次的输液,每次30分钟。主要目地是消融身体之前用的抗癌剂残留和可能发生的相对排斥作用,和对早期又形成的癌细胞的破坏作用,为了能让(用人血提取的)GAF发挥出强大药效做好基础工作。

GAF植物提取原液:

1、第一治疗周期:45周。

2、第一周期输液总数:10支。

3、单次用量:50ml/输液。

4、输液频率:每周2次输液。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5GAF杀灭癌细胞的(注射)5

以采纳治疗方案:GAF(注射)

GAF专家小组分析患者的血液后,建议注射GAF针剂(0.5ml/针,每次10秒钟)。

GAF静脉注射原液(用日本人的血清提取)。

①第一治疗周期:5周。

②第一周期注射针剂总数:5针。

③单次用量:0.5ml/针。

目前病情控制很好,十针后癌细胞减少,病灶变小。没有呕吐,浑身无力及头晕的症状。


姓名:马信芳

性别:女

年龄:36

检查日期:检查项目:影像所见:诊断意见:

基因检测项目:病理诊断:标本类型:检测方法:检测位点

入院时间:入院科室:

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患者在我院行胃镜和病检确诊胃角印戒细胞癌”,住院期间行腹部CT检查提示腹腔多出淋巴结转移。考虑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高,已有腹腔转移,估计不能行根治性切除。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氟尿嘧啶(d1-d4)+顺铂(d1)方案化疗一次后出院。现为化疗后一月,为行复查及再次治疗,门诊以胃印戒细胞癌收住院。近期进食过多后感腹胀,有阵发性左上腹疼痛,夜间明显,伴腰背部牵涉痛,可耐受,无明显恶心、呕吐、便秘、黑便,无发热、黄疸等伴随症状,精神、饮食及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最后诊断:胃癌晚期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5GAF杀灭癌细胞的(注射)20

以采纳治疗方案:GAF(注射)

GAF专家小组分析患者的血液后,建议注射GAF针剂(0.5ml/针,每次10秒钟)。

GAF静脉注射原液(用日本人的血清提取)。

①第一治疗周期:10周。

②第一周期注射针剂总数:20针。

③单次用量:0.5ml/针。

④注射频率:每周2针。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3杀灭癌细胞的免疫赋活剂口服液

以采纳治疗方案:免疫赋活剂

原液用量及用法:

①早起空腹100ml

②中午饭前100ml

③晚上睡前100ml

目前病情控制很好,十针后癌细胞减少,病灶变小。没有呕吐,浑身无力及头晕的症状。可以正常生活。


姓名:邱浩然

性别:男

年龄:66

检查日期:检查项目:影像所见:诊断意见:

基因检测项目:病理诊断:标本类型:检测方法:检测位点

入院时间:入院科室:

入院情况及诊疗经过:5个月前胃疼,逐渐加重,服胃舒平、去痛片等稍见缓解。3个月前持续胃痛、胃胀、呕吐,并有便血和呕血。入院后体检发现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变硬,肝脏肿大。胃肠透视发现胃小弯近幽门处有充盈缺损,B超显示肝脏有多个大小不等的强回声团。临床采用化疗和营养支持疗法。以后患者逐渐消瘦、贫血,腹胀及腹水,并出现咳血、咳脓痰及呼吸困难等症状。X线显示肺部多发散在、界限清楚的圆形病灶,多靠近胸膜,之间可见少年在模糊片状阴影。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腹水2500ml,橙红、半透明状。胃:胃小弯近幽门处有一椭圆形肿瘤,中央有一4cmX3cm之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质硬,切面呈灰白色,溃疡底部凹凸不平,有出血坏死。镜下见大量腺样细胞巢侵入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层。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多见。肝脏:体积增大,表面及切面可见大小不一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见结节内为不规则腺样残暴巢,细胞异型性明显,多见核分裂像。肺脏:表面及切面可见多发散在的灰白色结节,境界清楚。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双肺上下叶还可见散在黄白色1cm左右实变病灶。镜下见病灶内细支气管腔内大量中性粒细胞及坏死渗出物,上皮细胞有坏死脱落,细支气管周围肺泡腔有中性粒细胞及液体渗出。淋巴结:肠系膜、大网膜、纵隔、肝门、肺门及胃周边等处淋巴结肿大、变硬;切面灰白色。镜下病变与肝脏内结节相同。卵巢:双侧均有多数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结节,镜下所见与肝脏内结节相同。

最后诊断:

1.胃癌,淋巴结、肝、肺、卵巢转移;支气管肺炎。

2.进展期胃癌(溃疡型);胃癌淋巴结、肝、肺、卵巢转移;支气管肺炎。

3.胃癌全身转移,恶病质。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1杀灭癌细胞的オリーブカンタル口服液

以采纳治疗方案:オリーブカンタル

原液用量及用法:

①前二个月60天内。

每天饮用200毫升,(分2次,1次100毫升)。

早空腹前饮用。

晚睡前饮用。

②第三个月30天内。

每天饮用100毫。

早空腹。

共需要150瓶(1100毫升),治疗90天。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4GAF杀灭癌细胞的(输液)20

以采纳治疗方案:GAF(输液)

在进行静脉注射前一个月,建议先用植物提取的GAF进行每周两次的输液,每次30分钟。主要目地是消融身体之前用的抗癌剂残留和可能发生的相对排斥作用,和对早期又形成的癌细胞的破坏作用,为了能让(用人血提取的)GAF发挥出强大药效做好基础工作。

GAF植物提取原液:

1、第一治疗周期:45周。

2、第一周期输液总数:10支。

3、单次用量:50ml/输液。

4、输液频率:每周2次输液。

该患者目前已用日本免疫疗法的5GAF杀灭癌细胞的(注射)20

以采纳治疗方案:GAF(注射)

GAF专家小组分析患者的血液后,建议注射GAF针剂(0.5ml/针,每次10秒钟)。

GAF静脉注射原液(用日本人的血清提取)。

①第一治疗周期:10周。

②第一周期注射针剂总数:20针。

③单次用量:0.5ml/针。

④注射频率:每周2针。

目前病情控制很好,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疼痛感减少,体能明显增加。

现在自己生活恢复到生病前的壮态。


科普知识:

胃癌常见病因

与生活环境、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前病变、遗传和基因有关

1.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

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杆菌(Hp)感染

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癌前病变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癌前病变系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是从良性上皮组织转变成癌过程中的交界性病理变化。胃黏膜上皮的异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根据细胞的异型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重度异型增生与分化较好的早期胃癌有时很难区分。

4.遗传和基因

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胃癌分类

1.按大体形态分类

1)早期胃癌 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和黏膜下层的胃癌,按肉眼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陷型。

2)进展期胃癌 是指癌组织浸润深度已超越黏膜下层的胃癌,又可分为息肉型、局限溃疡型、浸润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四类。

2.组织病理学分类

可分为腺癌、腺鳞癌、鳞癌、类癌等,绝大多数是胃腺癌。按组织结构不同,腺癌还可分为乳头状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按细胞分化程度不同,可分为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3种。按组织起源可分为肠型和胃型(弥漫型)。

3.按发病部位分类

可分为胃底贲门癌、胃体癌、胃窦癌等,不同部位的胃癌决定手术术式的不同。

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人有恶心、呕吐或是类似溃疡病的上消化道症状,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肿瘤的生长,影响胃功能时才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但均缺乏特异性。

疼痛与体重减轻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常有较为明确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不适、进食后饱胀,随着病情进展上腹疼痛加重,食欲下降、乏力。根据肿瘤的部位不同,也有其特殊表现。贲门胃底癌可有胸骨后疼痛和进行性吞咽困难;幽门附近的胃癌有幽门梗阻表现。

当肿瘤破坏血管后,可有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如肿瘤侵犯胰腺被膜,可出现向腰背部放射的持续性疼痛;如肿瘤溃疡穿孔则可引起剧烈疼痛甚至腹膜刺激征象;肿瘤出现肝门淋巴结转移或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远处淋巴结转移时,可在左锁骨上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晚期胃癌患者常可出现贫血、消瘦、营养不良甚至恶病质等表现。

胃癌的扩散和转移有以下途径:

1.直接浸润

贲门胃底癌易侵及食管下端,胃窦癌可向十二指肠浸润。分化差浸润性生长的胃癌突破浆膜后,易扩散至网膜、结肠、肝、胰腺等邻近器官。

2.血行转移

发生在晚期,癌细胞进入门静脉或体循环向身体其他部位播散,形成转移灶。常见转移的器官有肝、肺、胰、骨骼等处,以肝转移为多。

3.腹膜种植转移

当胃癌组织浸润至浆膜外后,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腹膜和脏器浆膜上,形成转移结节。腹膜种植最易发生于上腹部,肠系膜上。直肠、膀胱处的种植是胃癌晚期的征象。直肠前凹的转移癌,直肠指检可以发现。女性胃癌患者可发生卵巢转移性肿瘤。

4.淋巴转移

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进展期胃癌的淋巴转移率高达70%左右,早期胃癌也可有淋巴转移。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和癌灶的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胃癌的淋巴结转移通常是循序逐步渐进,但也可发生跳跃式淋巴转移,即第一站无转移而第二站有转移。终末期胃癌可经胸导管向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经肝圆韧带转移至脐部。

检查

1.X线钡餐检查

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2.纤维胃镜检查

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采用带超声探头的纤维胃镜,对病变区域进行超声探测成像,有助于了解肿瘤浸润深度以及周围脏器和淋巴结有无侵犯和转移。

3.腹部超声

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4.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5.肿瘤标记物

血清CEACA50CA72-4CA19-9等肿瘤相关抗原可升高,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有助于判别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的疗效。

治疗:

1.手术治疗

1)根治性手术 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润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整块清除胃周围的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2)姑息性手术 原发灶无法切除,为了减轻由于梗阻、穿孔、出血等并发症引起的症状而作的手术,如胃空肠吻合术、空肠造口、穿孔修补术等。

2.化疗

用于根治性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延长生存期。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适量化疗,能减缓肿瘤的发展速度,改善症状,有一定的近期效果。早期胃癌根治术后原则上不必辅助化疗,有下列情况者应行辅助化疗:病理类型恶性程度高;癌灶面积大于5厘米;多发癌灶;年龄低于40岁。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姑息手术后、根治术后复发者需要化疗。

常用的胃癌化疗给药途径有口服给药、静脉、腹膜腔给药、动脉插管区域灌注给药等。常用的口服化疗药有替加氟、优福定、氟铁龙等。常用的静脉化疗药有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顺铂、阿霉、依托泊苷、甲酰四氢叶酸钙等。近年来紫杉醇、草酸铂、拓扑酶抑制剂、希罗达等新的化疗药物用于胃癌治疗。

3.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可针对性地损伤癌细胞,减轻正常细胞损害。目前胃癌靶向治疗药物种类及作用均有限。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细胞周期抑制剂、细胞凋亡促进剂、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等。

4.其他治疗

胃癌的免疫治疗包括非特异生物反应调节剂如卡介苗、香菇多糖等;细胞因子如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以及过继性免疫治疗如淋巴细胞激活后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等的临床应用。抗血管形成基因是研究较多的基因治疗方法,可能在胃癌的治疗中发挥作用。

5.支持治疗

旨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包括镇痛、纠正贫血、改善食欲、改善营养状态、缓解梗阻、控制腹水、心理治疗等。

预后

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早期胃癌经治疗后预后较好。贲门癌与胃上1/3的近端胃癌比胃体及胃远端癌的预后要差。

良、恶性肿瘤的主要鉴别点是恶性肿瘤呈浸润性生长,本例中胃组织肿块肉眼观溃疡边缘不规则隆起、变硬,切面溃疡底部凹凸不平,镜下见大量肿瘤细胞侵及浆膜层,肝、肺、淋巴结、卵巢灰白结节镜下改变一致,说明系肿瘤转移灶 本例可见典型的胃癌转移,首先表现为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肺多为血行转移,卵巢为腹腔种植转移。该患者患有胃癌,未及时发现、治疗,发生全身转移,由于肿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故到了晚期患者会出现恶病质,即全身免疫力低下,各脏器功能障碍,消瘦,在此基础上发生支气管肺炎也是很正常的,故其死因还是恶病质。